G3商讯:针对近日发生的家长暴打小孩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大关注。随着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各种家庭暴力的出现,要让更多的人学会要如何减压而不是把压力转化成暴力。
该事件是一位全职妈妈只是因为小孩吃饭时候不乖就对自己的孩子施暴,致使孩子重伤入院。因为伤势太严重即便治好孩子也有可能是植物人或者留有后遗症。目前这位妈妈已经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但因为孩子的伤势太严重有可能救不了、其父母已经联系机构打算把孩子的器官捐献。如果换一种方式教育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
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中父母经常大骂孩子,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是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当问及为成年犯“家里人对你怎么样”,选择经常大骂的有16.1%。相关分析表明,被家里人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选择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事实上,打骂孩子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加剧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二是加剧亲子冲突。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不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严重的问题是使他们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里,并成为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调查表明,未成年犯离家出走,有一半以上与父母打骂和责备有关。
三是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
四是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他们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的越得劲。孩子长期受到父母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并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
从这些频发的施暴事件中可以知道当今的社会压力有多大,但不管多大也不能将这些压力转化成暴力行为危害到社会的和谐。另外国家对这方面的法律体系也是不够完善的,没有具体的保障未成年人的法律条例,如何去实施?
生活中可以有很多的减压方法,譬如运动、读书这些都可以为自己减掉一定的压力。